9月3日,第十三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成绩揭晓,从大赛的赛前准备、赛前培训、初赛与决赛共历时8 个月之久,最终我校获得华东三赛区特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的优异成绩。其中,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茹雪艳老师指导的由黄硕、姚宇、刘鑫龙组成的“ChaseDream”队,在流程行业自动化赛项中,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实现我校该竞赛国赛级奖项“零”的突破。优异成绩的取得,既是同学们不懈努力的结果,也体现了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多年来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注重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理念。
昼夜突击,全力备战
八个月的时间,你能用它来做什么?对许多大学生来说,八个月的时间可能是日复一日单调的学习生活,也可能是伴随着零食、韩剧和游戏的惬意消遣,日子一天天过去,今天与昨天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参加西门子杯挑战赛的27位同学来说,这八个月的每一个日夜都极为难忘。
据悉,今年是我校学子第三次参加此赛事,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自2019年初就启动了竞赛准备工作,组建了由邓运生、涂正宏、茹雪艳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从宣传组织、学生选拔、日常培训、外出交流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挑选了27名学生,组建了9支队伍,参加流程行业自动化、离散行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网络化三个赛项比赛,参赛人数创历年之最。
日夜耐心积累,汗水浇灌成果,从寒假开始,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从确定参加比赛到制定参赛课题,一路上他们克服了许多难关。在准备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超出本科知识范畴的难题,他们便自学、一点点摸索;实验出现了纰漏,他们一遍遍地调试修改。由于只有少数几台机器能顺利完成参赛项目演练,参赛的9支队伍只能交替使用机器,白天的时间不够,他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工作,一个个夜晚,他们都在实验室度过。
八个月的时间对于参赛的同学是漫长而艰难的,在克服一个个难关的过程中,总有人因为忍受不了枯燥的实验和艰苦的条件而退出,总有人对他们是否真正能够做出切实的成绩而质疑,但是这些都没有消磨掉他们的斗志。“晚上宁静总能给我们许多灵感,这也是我们‘苦中作乐’的解压方式。”回忆那八个月拼搏的时光,团队成员刘鑫龙笑着说。“这八个月里,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是友谊,更多的是这种对于研究的执着,这也是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四学生步入社会前学会的最重要一课。”
果断抉择 勇于担当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国内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的国家A类赛事,涉及智能软硬件工具开发、智能产品开发、离散工业与流程工业工厂自动化智能控制、工业智能网络以及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等与工业4.0智能制造相关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019年“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共17个赛区600多所高校4000余支参赛队伍13000余名学生参赛。
回忆比赛,每个参与比赛的队员都有自己的遗憾,但对于比赛中做出的决定,却没有人感到后悔。在流程行业自动化赛项中,比赛规则为参赛小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操作,取最后一次操作的成绩为比赛的最终成绩。这种赛制对参赛队员自身项目的掌控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在比赛中,“ChaseDream”队在第一次操作中便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面对已有的优秀成绩和剩余充足的时间,要不要再次操作就成了他们必须做出的决定,短暂的挣扎过后,三位同学果敢地做出了决定——再试一次!但是最终,他们的第二次成绩并没有超过第一次,从而与更好的名次失之交臂。“虽然有遗憾,但我们从未后悔。通过比赛,让我对‘抉择’这个词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许多时候,取舍是困难的,但更困难的,是要有能够承担后果的勇气。”在提及选择继续尝试这件事的时候,团队成员黄硕如是说道。比赛过程常常是风云变化的,但正如这三位同学,是这种敢于抉择的勇气,临危不乱的坚定,让这支队伍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言传身教,殷切希望
每一个优秀团队的背后,必定有着优秀的导师。此次“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的蚌埠学院参赛团队也不例外,他们在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平日里指导教师的默默付出与悉心指导。长时间待在实验室里,面对枯燥的编程语言,想要放弃时是指导老师的鼓励帮助他们重新点燃内心的激情,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斗志昂扬;遇到难题、苦苦思索无果时,是老师的指点引导让他们排除一个个疏漏,在艰难的备赛道路上愈挫愈勇;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与老师则像朋友一样相处,可谓是“亦师亦友”。由邓运生、涂正宏、茹雪艳组成的指导教师团队均对比赛的成果表示十分满意。“本次参赛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都很强,具有非常不错的综合素养,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自身的巨大潜力,最终不负厚望,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接受采访的来邓运生老师这样说道。
对于比赛,指导教师茹雪艳这样总结道:“通过此次比赛,同学们的知识与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相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他们也必定会有不俗的表现。而老师们也从中收获与总结了更多的教学经验。不仅如此,这次比赛,我们的成功战胜了许多一流高校,从整体上提高了蚌埠学院在全国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虽然只是一次比赛,却充分展示了蚌埠学院师生风采与教学成果。
每天12 个小时,历经 8 个月,200 多天的备战,夜以继日刻苦钻研,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笃学重行 修德 立才”校训的真谛;备赛阶段,他们分工合作、携手同行,赛场上,他们从容不迫,随机应变,以最好的姿态赢得了对手和评委的尊重;比赛结束后,他们不骄不躁,以惯有的认真和严谨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为再次勃发积蓄力量。这就是他们,一群认真、努力、踏实、奋进的蚌院学子,梦想属于他们,舞台属于他们,我们期待着他们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更加嘹亮的青春之歌。(撰稿:杨玮;编审:黄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