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各位老师:
省科技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的通知》(皖科重秘〔2025〕328号)<原文链接>,请有意申报的老师仔细研读指南,及时报送相关材料。现将我校申报组织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和要求
1.项目应符合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项目申报单位须有一定的研发投入,原则上应建有相关领域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鼓励企业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组团申报项目。
3.同一项目指南我校限牵头申报1个项目,同一个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研发内容未获得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立项支持,本年度未通过其他渠道申请,以避免重复立项、重复支持。
4.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申报单位在职人员,如非在职人员,须由申报单位出具正式聘用合同,聘用时间须覆盖项目实施周期;具有领导和组织开展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保证有足够时间投入研究工作,社会信用记录良好;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7周岁(1968年1月1日后出生),超龄一般不得申报。如确要申报,由项目申报单位申请并出具能确保项目可履约实施的承诺函(如返聘、延迟退休等)。
5.项目主持人没有主持在研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同一个主持人每年度限申报1个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
6.2023年以来撤销的省科技重大专项、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项目承担单位(高校院所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2023年以来不通过验收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截至2025年9月底逾期未申请验收的,项目承担单位(高校院所指内设学院或研究所)和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
7.单个项目省支持资金不低于100万元。根据实际任务量申请财政资金,若立项批复的省财政资助少于申请额度时,差额部分由项目组自筹解决。项目组需在合作协议里明确自筹经费和差额经费解决方式。
8.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从项目立项之日起算。
9.涉及人体被试和人类遗传资源的科学研究,须尊重生命伦理准则,遵守相关规定,严格遵循技术标准和伦理规范;涉及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要遵守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有关规定,通过实验动物福利和伦理审查。 在项目申报或立项管理过程中发现项目不符合上述条件和要求的,取消其参加评审或立项资格。
二、项目推荐
各市人民政府作为项目归口管理单位,组织本市单位牵头申报项目的审核推荐工作。
三、申报协议
合作申报的项目,牵头单位应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协议,明晰各方责任和权利、承担的工作任务、资金投入额度以及项目实施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科技成果权益的归属等。申报协议参考模板见附件5,申请人提交《蚌埠学院合同专用章使用审批表》(合作协议)申请协议用印。
四、申报流程
1.各学院按通知要求组织本单位的项目申报、审核、推荐工作。
2.学院汇总申报意向,含牵头和参与,汇总表(附件1)Excel表于10月22日下午17时前发送邮箱117532296@qq.com(邮件主题为:2025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申报意向+学院)。
3.项目主持人登录科技大脑门户网站(https://kjdn.ahinfo.org.cn/portal/#/portal),进入“办事大厅”,选择“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在申报书填写“项目基本情况”模块页面右上角下载项目指南,按要求填写申报材料。系统开放时间:2025年10月18日。
4.各学院推荐牵头申报项目,同一项目指南学院限推荐1项。于10月27日中午12时前将学院推荐函(附件2)Excel表发至:117532296@qq.com(邮件主题为:2025年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推荐+学院),同时将学院推荐函、形式审查表(附件3)、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4)交至行政楼517。科研处仅接收学院推荐的申报项目,逾期不予受理。
5.项目申报书于10月28日12时前在申报系统提交审核。
6.重要提醒:由于此次项目申报归口管理单位为各市人民政府,市级政府在项目推荐前会对申报单位生产经营、科研基础条件、研发团队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学校申报时间节点将按照蚌埠市项目申报要求实时调整。
五、材料报送
待申报项目通过评审并公示后,再按要求报送纸质材料。未公示项目无需报送纸质材料。
注意:
1.申报人需恪守科研诚信,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材料完整性负责。同一项目不得从不同单位申报。
2.合理编制项目绩效目标和经费预算,如批准立项,考核指标、项目总经费不予调整,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予变动(包括排序)。
联系方式: 胡文娜 3177259
附件:
4.2025年安徽省级科技创新攻坚计划推荐项目汇总表.docx
科研处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