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溯淮河之源,寻历史文脉,承千年底蕴,展时代风华,发扬与传承淮河文化,6月26日,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淮河奔腾汇文明,千年底蕴润古今”淮河文化传承团队前往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和蚌埠市博物馆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寻迹淮河文化,触摸岁月印记
6月26日下午,“淮河奔腾汇文明,千年底蕴润古今”淮河文化传承团,走进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中心,开启溯源之旅,探索了解淮河文化。踏入研究中心,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珍贵的文物陈列其中,陶器上斑驳的纹路、青铜器上精致的纹饰,无声诉说着往昔岁月。在历史文献资料室,泛黄的古籍、珍贵的手稿整齐陈列,成员们小心翼翼地翻阅,试图从字里行间探寻淮河文化的深层内涵。
探博物馆珍奇,感悟深邃文化
下午四点,团队一行抵达蚌埠市博物馆,开启淮河文化探寻之旅的新篇章。作为展现淮河中游历史文明的重要窗口,蚌埠市博物馆以丰富的文物藏品与多元的展陈形式,生动呈现了这片土地上绵延千年的文化脉络。从新石器时期双墩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陶器,到楚汉争霸时期的青铜礼器,再到明清时期的民俗物件,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淮河先民的智慧结晶与生活印记。团队成员穿梭于展厅之间,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读下,深度感受蚌埠作为淮河文化重要节点城市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宽了对淮河文化研究的视野,让成员们对这一古老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弘扬淮河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结束蚌埠市博物馆的淮河文化沉浸式学习之旅后,团队成员迅速转换角色,化身文化调研者,在博物馆周边,针对路人与到访者开展淮河文化认知程度专项问卷调查。活动中,成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问卷,通过耐心讲解调研目的,吸引市民积极参与。问卷内容涵盖淮河文化历史溯源、非遗技艺、民俗特色等多个维度,旨在系统掌握公众对淮河文化的熟悉程度、兴趣点及传播建议。此次调研不仅为团队后续研究提供了鲜活的一手数据,更以互动形式激发了市民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
此次淮河文化探寻活动,为成员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成长平台。在博物馆文物与历史遗迹的沉浸式学习中,成员们突破书本局限,直观领略到淮河文化多元交融、包容开放的特质;街头调研环节则锻炼了沟通与数据采集能力,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谛。从校内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的深度解读,到蚌埠市博物馆的文物对话,再到街头巷尾的文化调研,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不仅让成员们触摸到了淮河文化的厚重肌理,更在实践中领悟到传承的使命。这场实践活动不仅拓宽了成员们的文化视野,更点燃了青年学子用青春力量续写淮河文化新篇的热情。(撰稿:刘旭睿;编辑:张饮;审核:张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