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探索蚌埠文化传承脉络,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博古探微寻文脉,访馆承韵启新程”团队依托本次调研契机,以实地参观为切入点,于6月26日至7月2日走进蚌埠博物馆开展沉浸式文化研学。通过近距离观摩史前文物、解码历史展陈、参与互动体验,系统梳理蚌埠从双墩文明起源到淮河文化交融的历史脉络,在实物考据与场景还原中感受地域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力求以直观体验与深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对蚌埠文化历史的立体认知框架,为后续文化传承研究奠定实证基础。
满怀热忱,叩响历史之门
踏入博物馆,实践团队成员仿若穿越时空长廊,沉浸式触摸蚌埠历史肌理。从双墩遗址折射的远古文明微光,到近现代城市发展的铿锵足音,丰富文物与详实史料交织,生动铺陈蚌埠数千年沧桑变迁。随着参观的深入,成员们对蚌埠的起源与兴衰迭代,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地域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有了系统性认知,大家眼中满是对这座城市过往的好奇与敬意。
凝视文物,解码文化基因
馆内古代青铜器的斑驳纹理、陶瓷器的温润光泽、书画作品的墨韵流转,吸引成员们驻足细品。这些跨越时空的文化载体,不仅凝结着古人精湛技艺,更暗藏淮河文化交融的密码。成员们近距离观察钟离君柏墓青铜器的纹饰,聆听寿州窑瓷器的“南北对话”,在提问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浓厚的求知氛围里,地域文化传承的脉络愈发清晰。
科技赋能,激活历史场景
博物馆里,多媒体影像重现垓下之战的金戈铁马,虚拟现实技术让成员“触摸”双墩刻划符号…… 现代科技与历史叙事的融合,打破时空壁垒,将抽象历史转化为直观体验。成员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场景的张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观展模式,让文化学习跳出枯燥说教,变得鲜活有趣,也让大家看到传承文化的创新路径。
满载收获,锚定传承使命
此次考察,成员们不仅收获蚌埠历史文化的“知识宝库”,更真切体悟到珠城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厚重。返程路上,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学所感转化为传承动力,以青春之姿讲好蚌埠故事、传播淮河文化。这场博物馆之行,是课堂教学的生动延伸,拓宽了实践育人维度,为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社会担当的青年人才,注入了“历史养分”。(撰稿:王诗语;编辑:张饮;审核:张兆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