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淮清浮韵”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聚焦蚌埠市AAAA级景区张公山北公园,以传递生态文明理念、锻炼成长成才为目标,围绕落叶处理与人工浮岛生态功能展开了实地调研。
实地深研,探寻浮岛生态密码
活动启动后,实践团队成员深入张公山北公园,对公园内的水体状况和人工浮岛展开了细致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与专业分析,团队成员不仅加深了对人工浮岛生态功能的理解,还为后续设计科学合理的浮岛优化方案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这让我们对人工浮岛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也为团队设计浮岛方案积累了更多经验。
传绿于民,凝聚公园生态知识
下午,实践小队于张公山北公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团队成员积极向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以及人工浮岛的生态价值,同时发放人工浮岛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此次活动收集到了众多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对于张公山北公园人工浮岛建设的真实反馈与宝贵建议。实践团将充分结合实地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以此推动张公山北公园人工浮岛的建设与发展。
躬行悟理,青春赋能美丽图景
此次“淮清浮韵”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加深了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更为解决实际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思路启迪。学院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开端,鼓励更多学子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撰稿:王奔、黄帅;编辑:张饮、毛星懿;审核:张兆亮、黄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