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登录 
站内搜索:
资环守护生态,矿山“披绿生金”——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团助力大峰山转型纪实
发布时间: 2025-07-24  浏览次数: 179  录入: xcb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村产业绿色化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资环守护生态,矿山‘披绿生金’”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大峰山,围绕大峰山生态环境修复、文旅建设及提升当地居民收入等方面开展工作。团队通过实地考察大峰山环境现状、采访当地居民与商铺、调研矿坑旅改成功案例等方式,深入了解大峰山废弃矿坑旅改现状及未来规划发展方向,为大峰山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走进废弃矿山,把脉旅改现状

为全面深入了解大峰山矿坑旅改实际情况,“资环守护生态,矿山‘披金生绿’” 乡村振兴实践团于6月30日上午抵达大峰山。团队针对当地居民展开采访调研,居民反馈大峰山发展文化旅游业不仅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环境条件。次日,实践团开展实地考察,总结大峰山在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修复方面的经验。考察发现,大峰山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水质,具备极大的开发潜力。团队有幸采访到大峰山峡谷游乐场经营者,了解到该区域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经营者迫切希望提升景区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凸显出景区宣传推广的紧迫性。

重返城市腹地,传播山水新韵

针对大峰山景区知名度低、游客量不足的问题,实践团于7 月 2 日至 5 日在蚌埠市内的大型商场万达、银泰以及龙子湖公园开展大峰山宣传活动。宣传形式主要包括引导市民填写调查问卷、分发宣传页等。宣传过程中发现,城区内大部分居民并不知晓蚌埠本市有大峰山景区,充分表明大峰山旅游区的宣传力度亟待加强。经团队推介,受访市民普遍对大峰山景区表现出浓厚兴趣,表示愿意前往实地游览,并就旅游开发提出优化交通、丰富旅游体验等宝贵建议。

对标成功典范,探索转型新机

为探寻大峰山废弃矿坑旅改的新路径,团队7月7日前往南京市江宁区汤山矿坑公园进行实地调研,旨在学习借鉴南京汤山矿坑公园的成功经验,为大峰山矿坑改造提供参考。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游客调研采访、园内工作人员采访三个方面展开。团队了解到,汤山矿坑公园以生态修复为首要任务,园内开展了植被和水系修复、固岩复绿等生态修复工作,切实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此外,园区因地制宜展现当地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矿坑地形和工业遗址,打造特色文旅书店及亲子娱乐设施,让游客深度体验采矿文化。通过此次调研,实践团学习到丰富的矿坑旅改经验,期望大峰山未来也能像汤山矿坑公园一样,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实地调研,是引发实践团对乡村振兴和生态发展深入思考的契机。大峰山的蜕变历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践团凭借专业视角凝练调研成果,旨在助力这片曾经因矿产开发而受损的土地重焕生机,让生态财富持续赋能乡村振兴,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篇章(撰稿:张梦思、沈宇翔;编辑:张饮、毛星懿;审核:张兆亮、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