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大学生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探寻蚌埠武术非遗项目发展。2025年8月27日-28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一行11人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蔡德洪老师带领下先后在蚌埠龙子湖社区和蚌埠武术非遗传习基地进行走访调研。调研团队以“武承古今 术动未来”为主线贯穿始终,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基地走访、名家访谈、体验教学等,为蚌埠武术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8月27日,团队指导老师蔡德洪在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术文化”育人建设工作室举行了动员部署会。会上蔡老师围绕“文化传承的价值与意义在哪”“如何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两大核心问题展开部署,强调武术不仅是体育项目,更是承载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团队成员结合前期准备的调研方案展开讨论,并明确了问卷调查、基地访谈、资料整理等各环节的分工与时间节点,为后续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前期计划安排,8月28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龙子湖社区、蚌埠大学城等地开展了针对蚌埠市民的走访问卷调查任务。成员们以“一对一沟通”的方式,面向不同年龄层居民发放问卷,重点了解居民对武术文化的认知程度、接触途径及传承建议。问卷调研结果对后续开展蚌埠武术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8月28日下午,调研团队一行人来到安徽心意六合拳、蚌埠市万胜苗刀禾泉小镇传习基地,得到了安徽省级非遗传人、著名武术家梁红宣老师的热情接待。在传习基地相继开展了“武术名家宣讲”、“武术名家访谈”、“武术非遗展演”以及“互动教学体验”等四个主题内容。“武术名家宣讲”则由梁老师亲自担任,梁老师从武术抱拳礼开始逐步讲到中国的传统礼仪文化,声情并茂,同学们听得入神,深深被浓郁的传统文化所感染,纷纷感慨武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从“武术名家访谈”主题中,成员们了解到心意六合拳和万胜苗刀的起源与发展,以及武术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功能转变,了解了武术带给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武术非遗展演”模块,在传习基地,安徽省级非遗传承人梁红宣现场展示了心意六合拳的经典招式。只见他时而如猛虎下山,气势磅礴;时而如小鸡戏耍,灵活敏捷。出拳时刚劲有力,收势时沉稳内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将心意六合拳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员们看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阵阵赞叹。“互动教学体验”环节中,在梁老师及其徒弟的指导下,团队成员近距离亲身体验了心意六合拳的奇妙招法,跟着师傅们一招一式比划苗刀技法,成员们边模仿边交流,切身体会传统武术“形意合一、刚柔并济”的文化内涵,以及武术作为文化育人实践载体的深层含义。
此次中华文化传承团走进蚌埠武术非遗传习基地,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在努力引导和帮助经济与管理学院学子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使成员们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统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精神。返程途中成员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把此次实践收集的建议与成果进行整理,通过校园宣讲、新媒体推广等形式进一步传播武术文化,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撰稿:黄卓冉、蔡德洪;编辑:季园园、毛星懿;审核:赵睿、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