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传红韵——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学子三下乡播撒红色种子润童心暖夕阳

发布时间:2025-07-15来源: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阅读次数:58 字体: 【

推动红色精神在社区土壤中深深扎根、生生不息,凝聚起新时代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6月26日7月6日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红韵传声实践队分别走进东风村当地敬老院,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党史文化教育课程老人们开展红色文化表演

童心润红课:老照片里讲党史互动中传红色基因

6月26日实践团队走进东风村,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借助精心制作的PPT,为孩子们打开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大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段段精简的文字,搭配志愿者们通俗的讲解,将五四运动“红军长征”“开国大典”等重要历史节点娓娓道来。讲解结束后,志愿者们以“一对一”“小组式”的互动方式深化学习效果。有的志愿者带着孩子们朗读红色童谣,用节奏传递爱国情感;有的拿出提前准备的“党史小卡片”,和孩子们玩起“你划我猜”——“这个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身体堵住枪眼”,志愿者做出“堵”的动作,孩子们立刻齐声喊出“黄继光”。全员互动的氛围里,孩子们的好奇心被点燃,红色故事在一问一答中愈发鲜活。

画笔绘初心:红色画作映童心定格“童心向党”暖画面

随后,村委会的老师们与大学生志愿者一同带领孩子们开展“红色绘画”涂色游戏。志愿者分发给孩子们空白涂色画,并拿出画笔让小朋友们自由发挥创作,上面有党徽、天安门、五星红旗等等,孩子们纷纷拿起画笔涂色,红红的、亮亮的、暖暖的、五颜六色的。最后孩子们举着自己的画作,和志愿者、老师们合影,稚嫩的笑脸与鲜艳的红色画作相映,定格成一幅“童心向党”的温暖画面。“这样的活动既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又拉近了大家的心。”东风村也表示,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为村里注入了青春活力,而红色主题的互动与创作,更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厚植了爱国爱党情怀。


温情暖夕阳:红歌伴回忆定格温情时光

午后的敬老院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老人们的笑脸上。活动开始,经过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很快与老人们熟络起来,一对一的陪伴让每个角落都充满温情。在敬老院的一个个小房间里开启了温馨时光。有的志愿者搬来小板凳坐在老人身边,轻声问道:“爷爷,您年轻的时候最喜欢听什么歌呀?”话音刚落,便拉起老人的手唱起了《东方红》《歌唱祖国》等经典红歌。熟悉的旋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人们的记忆闸门,拉着志愿者的手,谈起年轻时的故事,眼里的光让人难忘。有的志愿者则化身“倾听者”,耐心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从年轻时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到参与家乡建设的点点滴滴,志愿者们时而点头回应,时而追问细节,“奶奶,您那时候种的水稻一亩能收多少呀?”简单的互动让老人感受到被重视的温暖。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了独特的成长。在给孩子们讲党史时,他们不仅将课本里的红色故事转化为生动表达,更在孩子们的好奇眼神中读懂了传承的意义,让爱国情怀从理论认知变成了具象的责任;而在敬老院,倾听老人的岁月故事、用耐心回应他们的需求,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不同群体真诚沟通,更从老人的人生阅历中感悟到坚守与奉献的重量。这些经历让他们跳出校园的象牙塔,在服务他人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在情感共鸣中厚植了社会情怀,最终在“给予”与“收获”的双向互动里,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成长与红色文化传承撰稿:柳贝贝;编辑:张饮、毛星懿;审核:张兆亮、黄灿)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
书记信箱:shuji@bbc.edu.cn     院长信箱:yuanzhang@bbc.edu.cn
联系电话:0552-3177257(学校办公室)    0552-3177008(招生办公室)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安徽・蚌埠 皖ICP备15002005号-4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