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安徽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全省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要求,积极响应“美好生活,劳动创造”主题号召,应用技术学院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育人形式,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深度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与社会责任感。
一、躬行践履,筑牢劳动意识根基
国旗下讲话。在劳动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应用技术学院通过“国旗下讲话”环节,向全体师生发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倡议。讲话紧扣劳动精神的核心内涵,结合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号召学生以劳动为荣、以奋斗为美,将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中。庄严的仪式感与深刻的思想引领,为劳动教育注入了精神动力,切实增强了师生践行劳动精神的行动自觉。
主题班会。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劳动精神为核心的专题班会活动。通过理论研讨、案例分享与互动交流,学生们深入探讨劳动的意义与价值,系统学习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和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班会聚焦劳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从思想层面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信念,进一步强化了勤俭奋斗、敬业奉献的集体意识。
观看劳动教育视频。应用技术学院组织全体学生集中观看劳动教育主题视频,内容涵盖大国工匠精神、劳动模范事迹以及新时代劳动创新实践。通过影像化、故事化的呈现方式,学生们直观感受到劳动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深刻领悟到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劳动品格。专题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共鸣,为劳动价值观的培育注入精神动力。
多渠道宣传。应用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广播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广泛宣传劳动教育理念与实践成果。通过每日广播专题栏目、公众号图文推送、劳动教育主题短视频展播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劳动模范事迹、学生劳动风采及活动亮点。线上线下联动宣传模式,有效扩大了劳动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校园内外掀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热潮。
二、知行合一,做好劳动教育实践
校园环境清洁。在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校园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展开。以教室、寝室为重点区域,师生们分工协作,通过清扫、整理、美化等环节,将劳动实践融入校园日常管理。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意识,更通过真实场景的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劳动对个人成长和集体生活的深远影响,营造出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劳动知识竞赛。为巩固劳动教育理论成果,应用技术学院创新形式开展劳动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围绕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安全常识、传统劳动技艺及新时代劳动创新等内容展开,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行,帮助学生夯实劳动知识储备,强化科学劳动观念,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劳动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志愿服务。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应用技术学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志愿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培养主了学生主动劳动、坚持劳动的良好习惯,培育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创新实干、敬业奉献的劳动精神。
三、匠心育人,拓展劳动育人外延
校社联动育人。以劳动教育宣传周为契机,应用技术学院积极联动文竹苑社区,开展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在文竹苑社区,学生们积极参与劳动实践,对社区公共区域进行了清扫整理,为居民营造了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学生们还深入沿街商铺及部分特殊群体家庭,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帮助居民了解灾害防范措施,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
行业工匠进校宣讲。应用技术学院特邀行业工匠、技术能手走进校园,开展主题宣讲与技能展示活动。工匠们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劳动成就梦想的奋斗故事,现场演示精湛技艺,诠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互动环节中,学生近距离感受劳动的魅力,深刻体会到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价值。活动架起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桥梁,为学生树立了可学可敬的劳动榜样。
课堂教学延展活动。信息经贸系带领创客联盟社团学生团队,赴砀山县葛集镇开展“砀山油桃电商节”宣传预热实践活动。活动以“科技助农、电商兴产”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直播推广、素材采集等多元形式,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破圈”发展。工业工程系根据各班级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技能实践课程,旨在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教育系以劳动教育、传统文化等设计创设内容,采用绘画、手工、粘贴、综合材料使用等多种制作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制作的方式,展示小组的设计理念,呈现创意精美的作品。作品形式多样,创意满满,体现了教、学、做的有效合一。公共基础部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了室内体育馆清洁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羽毛球、乒乓球场地进行了整理,将废弃的球进行了归纳整理,全力保障了学生在体育馆健康运动。
此次劳动教育宣传周活动以系统化设计、多元化路径,构建了“知、行、悟”一体化的劳动育人体系,有效推动了劳动教育落地见效。未来,应用技术学院将继续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方针,深化课程融合与资源整合,构建长效育人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撰稿:钱慧;编辑:毛星懿;审核:卓家武、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