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学校于行政楼二楼视频会议室召开本科基本教学档案材料校级检查部署会。会议由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尔桂主持,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二级学院(部)负责人及各检查组成员共计5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旨在落实教育部关于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基本教学档案管理,确保教学档案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和逻辑性,保障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高质量推进。
会上,张尔桂就本科基本教学材料校级检查提出四点明确要求:一要提高站位,对标检查。教学档案材料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载体,也是审核评估的重要支撑材料。检查组要深刻认识教学材料检查对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作用,按照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学档案整理规范,坚持问题导向,逐项核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课程考核材料、实践教学环节材料、教研室活动材料等,帮助查漏补缺,确保档案材料真实、完整反映教学水平。二要突出重点,发现亮点。检查组在工作中要聚焦关键领域,同时注重发现并总结可推广的先进经验,挖掘经验亮点。三要强化整改,注重实效。要建立“查摆—反馈—整改—复查”机制,形成工作闭环,各学院建立问题台账,按时提交整改报告,杜绝敷衍行为。四要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参与检查组的各二级学院(部)负责同志在检查中,还要注重发现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提高所在学院的教学档案整理工作水平。职能部门与学院之间加强沟通,形成合力,重点解决共性问题,推动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
会上,教务处处长李大胜系统解读了检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与标准。本次检查涵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考核材料等10类教学档案,重点核查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及逻辑性。教学质量监控办公室主任孙兰萍进一步说明检查流程与纪律要求,明确检查分为实地核查与反馈整改两个阶段。实地检查期间,检查组将通过查阅材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评估档案质量,并针对问题现场反馈、记录,后续形成共性意见督促整改。
根据会议公布的检查分组方案,学校成立7个检查组,分赴14个二级单位开展检查,确保检查全覆盖。
本次检查作为学校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关键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质量保障体系的有力实践。通过系统梳理教学档案、查找薄弱环节,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流程,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后续,学校将根据此次校级检查的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将跟踪复查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为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奠定坚实基础。(撰稿:张现峰;编辑:尹成彬、毛星懿;审核:李大胜、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