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至2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承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协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课程建设论坛”在杭州隆重举行。数理学院教师周彧和聂智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以“聚焦教育强国建设规划,推动电子信息教学发展”为主题,吸引了全国百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教学负责人及一线教师参会,共同探讨新时代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论坛覆盖人工智能教育变革、课程体系改革、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建设等关键领域:潘德炉院士提出发展卫星智能海洋学的战略思考,郝跃院士聚焦电子信息领域创新与人才培养,陆军院士则阐述了量子信息科技产业体系建设路径。论坛同时探讨了AI赋能教学的实践创新,如王志军教授提出的教学智能体搭建、李文钧副校长构建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以及李学华教授“AI+X”新生工程教育模式等。在课程建设方面,韩萍、宋晓诗、杨永杰、钟海荣、杨莺、何晨光等教授分享了他们自己学校的课程改革经验。其中,韩萍、宋晓诗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随机过程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学的一些具体措施,钟海荣、杨莺等教授则展示了“云班课+云教材”、AI融合等智慧教学创新实践。
会议期间,我院参会教师就AI如何融入课程建设和实践教学,与参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有效促进了学院教师课程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撰稿:聂志伟、周彧;编辑:高慧、毛星懿;审核:孙西超、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