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蚌埠市社科联、蚌埠市淮河文化研究会调研组一行6人到定远县博物馆、侯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调研考察,并就做大做强淮河文化进行座谈。
调研组首先在定远县博物馆馆长刘晨光的陪同下参观了定远博物馆。刘晨光向调研组详细介绍了侯家寨遗址发掘情况。他指出,侯家寨遗址代表了安徽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晚两个文化类型,20世纪90年代被考古学界统称为“侯家寨文化”,其中发掘出的不少刻划符号几乎与蚌埠双墩文化中的刻划符号相同或相似,“侯家寨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双方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如何做大做强淮河文化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在课题合作、文献共享等方面达成了共识。
据悉,侯家寨遗址文化遗存,代表了安徽省境内新石器时代早、晚两个文化类型,早期文化类型是距今7000年左右的釜文化,晚期文化类型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鼎文化,20世纪90年代被考古学界统称为“侯家寨文化”,是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侯家寨考古发现,为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晚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标尺,解决了淮河流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框架和谱系问题,证明淮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首次填补了安徽省早、晚两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空白,首次将安徽的人类文明历史上溯到7000年以前。(撰稿:李清;编辑:毛星懿;审核:袁飞、黄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