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春风化雨 疫情之下课程思政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0-04-02来源:蚌埠学院阅读次数:235 字体: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学校做好线上课程思政文件精神和要求,外国语学院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线上教学课堂的意识形态工作主阵地作用和线上教学课程的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教育和引导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线上教学课堂风清气正,严守师德师风底线和红线。

推动跨学院合作,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获批两项校级质量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类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自疫情防控以来,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其重点推进思政教育工作室项目为切入点,推进跨学院合作,开展课程思政专题研讨。总支书记赵睿从自身思政教育的学理背景出发,从“路径问题”、“维度问题”、“具体内容分类”三个方面与学院教师进行教学理念深度交流,深化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通过时空双维拓展和“四个自信”的框架搭建解决“课程思政到底融什么、如何有效融”的教师之问;同时学院就开拓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交流研讨,力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程交融会通,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频共振。

对接价值需求,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促进。外国语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调查学生价值需求,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情感接受能力的育人效果提升机制。同时利用线上学习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效和学习轨迹的跟踪分析,发掘学生的“价值需求侧”,加强大学英语课程育人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深度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巧妙地把防疫抗疫题材融入教学,把防控工作中的生动实践变成课堂教学的丰富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勇于担当,充分发挥课堂思政育人功能,确保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不误、两促进。

创新教学模式,拓展课程思政空间见成效。外语“课程思政”传播的价值引导转化无论是知识传授还是价值引导,都是学生认知领域观念的重构过程。目前学院通过“线上+线下”和“课内+课外”两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不断拓展课程思政空间,延长课程思政时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各种或基于语言、或基于主题、或基于项目的任务,置身于话题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时事报道等语言活动之中,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在“做”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社会责任和感恩意识教育,加强防控教育和身心健康意识教育,从而提升价值引领和意识形态教育效果。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学院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放置在学习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敬畏生命、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逐步形成了师生携手、坚定信心、科学抗疫、正面发声、积极行动的共识,在外语课程有机融合课程思政迈出可喜的步伐,是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有益探索。(撰稿:徐善文;编审:黄灿)





 

学校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曹山路1866号
书记信箱:shuji@bbc.edu.cn     院长信箱:yuanzhang@bbc.edu.cn
联系电话:0552-3177257(学校办公室)    0552-3177008(招生办公室)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安徽・蚌埠 皖ICP备15002005号-4      皖公网安备34030002000595号